2022年初春,辽宁疫情多发,防控形势严峻,我校全面启动封闭管理和线上教学工作,坚持“停课不停学”,实现防疫和教学同步同行,在确保全体师生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同时,通过高效衔接、品质教学、过程督导、思政融入的云端课堂,全力保障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高效衔接——线下线上,自由切换
自3月15日全面实施线上教学以来,全校线上教学班数量1160个、在线学生15426人次,开展教学活动7028次,平均到课率91.6%,覆盖在线教师776人。广大老师充分利用雨课堂与学生交流辅导,课堂互动总数671840次、习题总数245388次、投稿总数20081次、弹幕总数388455次。广大教师线上线下自由切换,应对自如无缝对接,得益于我校自2020年开始启动的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推广和使用,及在线教学管理办法、疫情防控期间应急预案等制度的有力保障。

教师线上授课

学生线上学习
品质教学——模式创新,品质不减
经过近两年雨课堂的使用,全体教师不断提升线上教学能力,精心制作在线教学设计方案,认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及课后作业,阶段性开展测试,课上积极开展习题、弹幕、投稿、红包等多种形式的互动,科学运用雨课堂与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同步开启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多渠道、全方位的线上教学模式,充分实现课前线上预习、课中互动学习、课后线下学习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各种虚拟仿真软件、微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应用,在帮助学生提升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助力我校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有效开展。体育课程采用“雨课堂+视频打卡+优秀示范+比赛实践”的形式,有效地督促了学生在学习与防疫的同时,不忘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创新的线上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资源,不断推动我校线上教学常态化,品质化发展。

虚拟仿真软件授课

过程督导——严管过程,质量为先为落实学校相关教学要求,完善各学院内部教学秩序、质量保证体系,及时掌握教学动态,确保教学质量,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各学院及各督导组开展线上教学自查及督导听课。各学院院长每天督促辅导员和教师完成正常教学工作,督导组长通过“雨课堂”平台,围绕课前准备、开课数量、应到学生人数、实到学生人数、教学内容、课堂状态等进行线上实时督导。各门课程严格按照授课计划进行,所有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教学软件,依托“雨课堂”精心安排授课内容,确保教学进度高效率推进,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

线上教学督导
思政融入——温情流露,共度难关

防疫防诈、心理疏导
我校教师积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制作时政新闻、疫情动态、反诈骗、心理疏导等内容的课件,在课前及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强化价值观塑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道德情操,开展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防疫及防诈骗意识,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一堂课。积极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舒缓学生心理压力。专业课程教学结合大国工匠的典型事迹,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理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用心用情的线上交流,使线上课堂活跃而有序,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和支持,也坚定了同学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春风化雨,洗去厚厚的阴霾,云端有爱,共筑坚实的盾牌,全校师生携手同行,不惧艰难,守护好我们的每一堂线上课,期待回到我们熟悉而美丽的校园,又会是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